“项目攻坚与营商环境优化”专场新闻发布会

  “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镇江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项目攻坚与营商环境优化”专场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平台继续召开“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镇江使命,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今天的发布主题,将聚焦推动全市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持续好转的两大重要抓手:项目攻坚和营商环境优化。

  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市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石子刚,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静,市政务服务办公室副主任徐丹,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李文芳,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章存保,京口区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冯琳,镇江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管理,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党的二十大以来我市持续推进项目攻坚和营商环境优化的有关情况,以及下一步的工作举措,并回答记者感兴趣的问题。

  参加今天发布会的媒体有:新华网、新华日报、江苏广电总台、江苏经济报、镇江日报、京江晚报、镇江电台、镇江电视台、镇江壹周、金山网、镇江发布、京口区新闻中心、镇江新区新闻中心,欢迎各位记者朋友的到来。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项目攻坚暨产业强市大会精神,聚焦项目攻坚突破、聚力环境优化提升,深入实施“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一是项目攻坚路径更精准。锚定项目招引、项目推进、载体建设“三个新突破”目标,全方面开展重点项目招引落地、建设投产攻坚行动。实施园区分类管理,加快“去行政化”“薪酬制度”改革,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全面实施“赛马”机制,开展市(区)月度评价、开发园区季度评价,激发比学赶超新动能;建立“提醒+督查+通报”机制,加强工作督查督办,倒逼责任再落实;提高项目考核权重,奖优惩劣再加力。

  二是项目攻坚合力加快凝聚。各级党政主要领导齐抓共管项目攻坚,密集外出拜访和接待客商,带头挂钩联系推进项目,市(区)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市级部门强化协作联动,分层分级调度机制全面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全面优化,项目攻坚合力加快凝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上半年,市发改委按周召开重点项目调度会议22场,召开联审会办会议9场,研究交办项目困难问题30项,推动镇江哈电抽水蓄能机组制造农转用审批、天奈科技碳纳米管导电浆料节能审查等一批难点问题限期解决销号,协调推动省、市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实现应保尽保。

  三是项目攻坚成果逐步显现。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数量和总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5.9%、24.3%。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优化升级,项目报批环节、时效、材料分别压缩37%、63%、30%,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上半年,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5.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2.1%,超序时2.1个百分点,新建项目开工率100%,居全省前列;市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93.1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2.8%,超序时2.8个百分点,新建项目开工率达到81.6%,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重大项目是稳投资、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下一步,我市将对照目标进度、对标先进地区,逐步的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以高质量项目招引建设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全力强招引提热度。深化招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绩效薪酬改革,聚焦“四群八链”主导产业,精准化实施产业链招商,确保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不少于250个、总投资不少于1500亿元;强化招引攻坚跟踪问效,坚持“亩产论英雄”,着力提高项目成熟度,逐步的提升落户项目质量效益。

  二是持续抓建设提进度。严格落实重点项目分层分级调度,全面压实部门、属地、项目方“三方”责任,强化优质项目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要素精准保障,清单化、闭环式破解各类难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效,确保省市重点项目三季度开工率达100%,全年完成投资达到550亿元。

  三是全力优审批提速度。全面优化完善审批服务机制,加快推进“五会”(项目预评会、准入评估会、项目会审会、项目会办会、督办调度会)工作体系落细落地,推行容缺审批、并联审批,加强帮办代办、督查督办,让“拿地即开工”成为常态,实现项目签约后“百日开工”。

  一是注重统筹谋划,推动任务落细落实。制定“镇合意”3.0版,围绕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等五大环境建设,制定《2023年镇江市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提升方案》,提出68项年度重点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围绕省评价指标任务分解、改革事项“两张清单”等制定工作方案,将工作落实到牵头单位、责任人和具体时间节点。开展“季度体检”,常态化开展季度督查工作,及时梳理查找痛点、堵点问题,落实清单化闭环管理,定期通报提醒、督促整改到位。

  二是强化政企联动,聚力问题立行立改。建立一个问题解决工作机制,围绕“处理问题,让您满意”目标,建立营商环境问题收集—解决—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工作机制,严格落实“百分百”回应、“百分百”核实、“百分百”回访制度,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建立两大难点问题解决办法,实行难点问题上门走访、跟踪问效,实地调查研究、查找问题根源、征询企业意见建议;同时强化督办,督促责任部门加快办理,倒逼各级政府用心用情用力帮企业解难。畅通三大问题收集渠道,通过“营商环境监督员队伍、营商环境评议系统、常态化企业走访”三大渠道,及时收集企业意见建议。上半年,收集并办理营商环境监督员意见建议27条;通过营商环境评议系统收集意见建议83条,通过“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调研走访活动收集问题138个、市重大办梳理问题31个,已有80%的问题得到协调解决,20%的问题明确了解决路径。

  三是紧盯热点难点,深化改革彰显成效。围绕“两张清单”改革事项和14项省评价重点指标,在市场准入、项目审批、跨境贸易、税收服务、政务服务等热点领域,推出一系列新举措,并取得新成效。上半年,全市营商环境市场主体满意率达98.8%,创新工作累计9项获省级以上表彰推广,我市57项“两张清单”改革事项任务,已完成30项(其中国家试点改革事项22项、自主改革事项8项)。目前全市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0.39小时,留抵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7.08小时;“交房(地)即发证”服务常态化开展;口岸免税管理纳入智慧监管平台;异地远程评标试点以及评标(评审)专家免介质试点深入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提醒书、建议书、意见书等“三书”制度获省领导肯定;工改运行数据逾期件、补录件、秒办件指标位于全省前列;市发改委被省金融稳定工作协调小组授予2022年度金融生态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四是积极浓厚氛围,推动宣传求实求新。开展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推动各地各部门围绕“项目攻坚突破年”主题,在服务重点项目、助力企业未来的发展、加大惠企利民上出实招、谋实策,发布首批4个创新示范案例和16个创新探索案例。谋划“镇合意”营商环境示范岗创建活动,年底评选出十佳“镇合意”营商环境示范岗予以表彰,引导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一线工作人员在服务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中当先锋做表率。

  优化营商环境,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下一步,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务实导向,以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为最终目标,大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

  一是高度重视改革事项推进。推动各责任部门勇于开拓,加快形成具有引领性、创造性的制度性成果,更好服务于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让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进一步降度易成本。

  二是持续推进问题清单销号。针对季度督查察觉缺陷,督促涉及部门进一步压实责任,对照问题清单,补齐短板,持续推进排忧解难精准化、诉求办理实效化。

  三是更实举措服务市场主体。有效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倾听企业诉求、关注企业心声、疏解企业难题,慢慢地加强市场主体的获得感、满意度。

  各位媒体同志上午好,我来介绍一下今年以来全市项目招引的总体情况。主要汇报三个方面。

  今年以来,全市招商战线围绕产业强市“一号战略”,认真落实“项目攻坚突破年”各项部署,跑出项目招引“加速度”。

  1-7月,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93个、总投资132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7%、130.6%,超额完成年度计划。1-6月,全市新入库列统投资113.1亿元,超半年序时,项目招引指标总体达到预期目标。结构性指标占比全部提升优化。

  从产业类别看,制造业和“四群八链”项目明显增多。制造业项目158个,同比增长31.6%,占比81.9%,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四群八链”项目150个,同比增长85.2%,占比77.7%,提高24个百分点。

  从体量规模看,重点项目明显增多。总投资10亿元及以上项目39个,同比增长1.6倍,占比达到20.2%,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10-30亿元项目26个,30亿元及以上项目13个。特别是7月14日全国船舶海工装备产业链发展大会上,签约3个百亿项目。

  从资金来源看,外资项目有所增长。外资项目20个,同比增长42.8%,占比10.4%,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总投资9.8亿美元,同比增长3.2%;特别是5个项目已有部分外资到位,成熟度有所提高。

  从落户园区看,项目进园区比重显著提升。落户26个保留园区项目共计165个,同比增长94.1%;项目入园区占比85.5%,大幅度提高29.2个百分点。

  (一)领导垂范,浓厚招引氛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抢抓疫情“乙类乙管”机遇,迅速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赴国外开展经贸交流、赴境内主要来源地招商并签约项目。分管领导赴国外对接项目、拜访有名的公司和协会机构,赴各地对接产业园区等领域全方位合作。在市领导率先垂范下,各板块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同比翻两番,全市累计小分队招商活动超过1200场,举办46场境内外经贸招商活动,其中境外7场,境内39场。

  (二)攻坚突破,推进改革创新。今年以来,市招引办牵头,经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联动各地积极地推进招商方式改变。一是拓展驻点招商。市招商中心重组实体化运作,优化成立“五局两部”,聚焦5亿元以上项目信息,将有效项目信息共享流转至符合“四群八链”产业高质量发展定位的板块和园区;市级层面在深圳、上海、北京、南京、苏州5个城市设立驻外招商局,丹阳等5个板块也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性开展驻点招商。二是推进委托招商。拟优选国内外知名平台机构,签订委托招商协议,开展委托招商;三是配强招商力量。按照“把优秀人才选派到招商一线”的要求,市委组织部上下互派挂职30人到项目攻坚一线个驻外招商局,驻外招商人员达33人。全市招商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5%以上。

  (三)务实举措,夯实招商基础。今年以来,市招引办牵头,不断强化项目招引的推进机制,加大考核督查和服务帮办力度。一是强化督查推进。市招引办认真落实月度通报、定期例会等制度,压紧压实板块和园区招商主体责任。针对前两年签约的1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开展督查“回头看”,形成工作专报报市委主要领导获得批示。二是强化考核引导。在平时考核中,每月对各板块开展招引质量考核评分排名、每季度对26个保留园区进行考核排名;加强与市委考核办的沟通对接,实施分类考核,重点考核“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重点项目、当年新列统入库投资额”3项指标,提高50亿、100亿以上的重点项目考核加分力度。三是优化项目全过程服务。各地根据加强合同管理的《指导意见》,全部出台了规范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明确对赌条款。联动有关部门,将项目评估关口前移,线上线下联动开展项目评估,线上通过项目信息纳入“多规合一”系统征求意见,推动招商端与审批端无缝衔接。司法部门主动提供商务谈判、产业评估、合同签订及履行等阶段的专业法律服务。

  上半年,全市产业招引工作总体达到预期目标,但也应看到,当前我市新签约重点项目还不多,招商改革尚未突破成势,压力还未能有效传递到园区“末梢”。下半年,将重点抓好“四个持续”:

  (一)持续浓厚项目招引氛围。深入开展项目招引“走出去、请进来”行动,综合开展以商引商、中介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确保全市举办境内外综合性招商活动20 场以上、各板块举办不少于2场、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 1500 场以上。当前重点筹备好8月底深圳项目集中签约工作,同时精心谋划在低碳大会等重要活动上举办项目集中签约。

  (二)持续深化招商方式改革。推进市政府研究出台《关于逐步提升项目招引精准化、专业化、绩效化水平的指导意见》,强化指导全市招商改革工作。全方面推进委托招商,聘请市内外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和其他有名的公司的高管为“镇江招商大使”,同时创新探索资本招商,发挥国有平台互助基金的引导作用,加强与国内外有实力的种子基金、风投资本、创投资本等投资基金合作,建立招商与基金联动机制。

  (三)持续强化招商力量配备。一是按照“把最优秀的人选派到招商一线”的要求,指导板块及园区强化力量配备,推动建立市场化绩效薪酬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激发招商人员的内生动力。二是推动招商机构改革,着力构建以招商中心、招商平台公司、市场化招商团队为主体的全方位协同招商新局面。鼓励各个地区招商机构下设、新成立专业招商平台公司,实行公司化管理。三是会同主要经济部门、要素保障部门、金融财税等单位,定期开展招商专题培训。积极开展招商实战培训,安排招商专员到重点中介机构挂职,安排基层招商人员到市级部门挂职等,多措并举提升我市招商队伍专业能力。

  (四)持续压紧压实目标任务。一是坚持落实月度通报、定期例会、任务清单化管理等工作机制,每月通报各地党政主要领导抓外出招商、接待客商和推进项目情况;每月对各板块开展项目招引“四量”考核评价;压紧压实板块、园区招商主体责任,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考核引导。针对上半年完成情况靠后的板块及园区,下发工作提醒函,引导各地更加聚焦重点项目、外资项目和列统投资等核心指标,有效提升项目招引质量。

  总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部署,持续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担当作为的精神情况,确保完成亿元以上签约项目250个、总投资1500亿元、列统投资175亿元的目标任务,为推进镇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引擎、澎湃动能。

  大家上午好。今年以来,京口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产业项目攻坚突破年”行动,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稳投资就是稳增长”的理念,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一、我们主动作为,多方挖潜,千方百计抓好项目招引。始终把大抓项目作为“头版头条”,下最大决心、花最大力气抓招引、强支撑。高频次开展小分队招商,上半年全区累计开展小分队招商209批次,举办集中签约活动2场,掀起项目比拼热潮,上半年新签约产业项目83个、总投资79.4亿元,分别增长69.4%、164.7%,其中总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招引质量全市第一。上报亿元以上签约项目14个,完成全年目标116.7%,上报项目总投资75.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108.2%,完成率均为全市第一。其中,镇江市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成功落户,总投资11.5亿元的新港绿色智慧江海河联运项目和153亿元的国家能源集团镇江多能互补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成功签约,将极大的促进我区港口智慧绿色能源系统建设。

  二、我们提早谋划,专班推进,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聚焦省市重点项目,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完善调度协调制度。建立项目滚动库,启动重点项目谋划调研,把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经济贡献大、产业支撑好的项目全部纳入滚动库,聚焦项目推进中的困难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解决土地、资金、用工等问题,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举全区之力做好中储粮仓储物流基地项目、万马等项目开工建设保障工作,解决项目建设瓶颈问题,为项目土地上市扫清障碍。14个市重大、93个区产业项目紧跟序时,大禹智谷科技产业园等59个项目开工建设,高端医疗设施及压力装备制造等67个项目顺利竣工,上半年,全区产业投资完成40亿元,同比增长26.9%。

  三、我们强化保障,优化服务,用情用力支持企业未来的发展。将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提振市场信心、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突破口”,区域吸引力、产业竞争力慢慢地加强。区委区政府部署促进消费提升“五大行动”、财税干部惠企行等一系列活动,积极帮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堵点。出台《关于进一步改善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十条措施》,一体优化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五个环境;开展“京”心服务企业大走访,实施“京”心赋能民企敢闯敢干“十大行动”,举办7期“政企面对面·服务‘京’心办”企业家下午茶活动,以百分之百的精力、百分之百的真情,为公司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办结企业反映问题466件;全面落实“苏政42条”、镇江“政策30条”等政策措施,完善京口产业政策“30条”,拨付涉企专项资金5582万元,累计为5.89万家市场主体办理减税降费5.14亿元。

  下一阶段,我们将按照市委全会部署要求,在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坚定不移抓产业、抓整合、抓服务,激发新动能。

  一是在做实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狠抓项目招引建设,保持项目招引的热度,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国电2×1000MW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等54个重点在谈项目落地,谈深、谈细、谈实要素保障、落地步骤,扎实做好明年省、市、区重点项目储备。加快项目建设的进度,紧盯“三季度全部开工”的目标,明确序时进度、制定工作清单,海通封头、森洲皂角、中储粮智慧粮仓、天盛智能网联产业园、博驰高端汽车零部件等项目。快速推进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土地上市,快速推进重点项目列统,发挥大项目投资拉动作用。加大数字化的经济的力度,继续把数字化的经济作为关键增量,用好微软、华为、浪潮的品牌效应,把好信创、跨境电子商务、软件信息、数字互娱、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智改数转”等产业方向,吸引更多“圈内”企业落户,不断的提高数字化的经济产业贡献度。

  二是在做实资源整合上下功夫。狠抓资源要素保障,扎实推进土地高效合理规划利用,为项目招引、平台建设、产业创新、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坚强支撑。深入推动园区整合,强化部门协同,大力推动实施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平台公司转型,促进经开区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园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支撑度。尽快完成东部片区规划,明确整合后的战略目标、总体地位、产业方向、功能分区、用地布局,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的提高园区承载能力。深度梳理能耗、排放、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形成要素保障数据库,加强对上沟通争取和市场化手段运用,加快闲置资源盘活,为优质项目落户提供保障。积极地推进学府路以南片区开发,算好平衡账,力争年内有实物工作量。

  三是在做实环境优化上下功夫。狠抓营商环境优化,以建设服务型政府、逐步提升服务企业水平为改革核心,进一步突出政府职能转变。持续深化“京”心服务企业大走访、“政企面对面·服务‘京’心办”企业家下午茶和财税干部惠企行活动,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的动态监测和跟踪服务,多走访调研、多沟通指导,及时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区有关政策措施,着力稳定企业经营。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改革工作,创新使用多种方式精简审批流程,建立并联审批机制,多评合一、多审合一;以对标先进为原则制定有关政策文件,出台可操作、可量化的实施细则,确保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消除各种阻碍民营经济公平参与竞争的壁垒的“除法”换取公司发展的“乘法”,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大家上午好!很谢谢大家一直以来对镇江新区的关心和支持,下面,由我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新区营商环境及项目建设情况。

  项目建设是高水平发展最重要的增长源,一流的营商环境是高水平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今年以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考察对江苏时提出的“四个走在前”重大任务和“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一手抓环境优化,一手抓项目攻坚。上半年,镇江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8亿元;省重大新建项目实现100%开工,市重大新建项目开工率达86%;“四量”综合评价中,“固投增量”指标排名全市第一;2022年,在全省民营经济营商环境年度评价中位列全市第一方阵。

  今年以来,镇江新区积极落实全市“项目攻坚突破年”要求,聚集优质资源、优势力量攻坚投资规模大、单位产出高、研发能力强的重大龙头项目。投资规模再创新高。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个、同比增长51.5%;协议总投资252.3亿元、同比增长164%,有力支撑全市、全区投资建设发展。签约项目量质齐升。坚持投行思维和链式招商,上半年新签约“四群八链”产业项目38个,占比3/4;央国企、上市公司投资项目8个,占比近两成。签约项目中,10-30亿元项目9个,其中总投资10.2亿元的众钠硫酸铁钠正极材料项目落户新区,标志着业内首个聚阴离子正极材料万吨级量产基地真正开始启动。开放水准不断提升。上半年新签约外资项目9个,占比18%。积极做出响应国家商务部、科技部今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招引总投资1亿美元的蓬勃生物基因细胞治疗载体研发中心项目,是近年来落户新区的首个外资研发中心项目。

  镇江新区以“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体系”为主线,坚持对产业项目的全周期管理、全流程考核和全方位服务。构建项目全流程考核体系。充分的发挥指标的引领作用和考核的导向作用,将“新签约、新审批、新开工、新竣工、新达效”作为反映项目全周期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纳入全区重点指标体系。对招商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考核,每个项目的招引得分按照签约、开工、竣工、达效“3322”的比例予以兑现。落实项目全周期管理措施。从项目签约起,由招商中心、经发局、行政审批局、科信局分部门、分阶段对项目的签约、开工、竣工、达效做好持续跟踪服务推进,推动签约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竣工、竣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完善项目全方位服务机制。建立管委会重点调度、板块园区常态化推进、重点项目办跟踪协调的三级服务推进机制,全面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保障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2023年,镇江新区58个项目列入市重点项目计划,同比增长35%;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同比增长67%。上半年,市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列统投资占比等指标均位居全市前列。

  镇江新区深入发扬“店小二”服务精神,积极构筑一流营商环境。擦亮“宜路通”项目服务品牌。为全区重点项目、人才团队提供高效专业的帮办代办服务,助力项目“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用”,上半年开展现场踏勘、专家评审、专题上门服务等活动180余次,帮企业解决在报批报建、竣工验收阶段的难点问题52条。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探索实施“告知承诺制”项目事项清单化和重点项目“容缺后补”机制,实行网上办理、并联审批,上半年为84个工程建设项目办理299个事项,企业整体满意度100%。创新助企服务举措。在新区政务大厅设立“电水气讯视”业务联办专窗,在全省首先通过“苏服办”APP设立线上联办入口,新区不动产登记中心成功办理镇江市区首本构筑物不动产权证,被评为上半年全市营商环境创新探索案例在全市推广。营造高效市场准入环境。全方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构建规范高效的服务发展体系,上半年共办理免罚减罚案件101件,共计为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免罚减罚530余万元。

  下半年,新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全会部署,牢牢把握高水平发展主线任务,坚决扛起“走在前、做示范”的使命担当,持续深入打好项目招引攻坚战,不断推动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再突破,为全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注入新区动力。

  一是聚焦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在招引质效上实现新突破。从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政策、重点研发计划出发,瞄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型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高端创业人才,重点招引科技含量高、人才集聚多、占用资源少、亩均产出高、发展的潜在能力大、行业成长性强的项目。聚焦头部企业招“大”,紧扣四群八链引“强”,以招引项目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起的产业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着力突出靶向招商、精准发力,借助以商引商资源优势,深入摸排区内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合作企业、优质项目,政企合作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链扩容升级,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二是聚焦项目推进和客户服务,在项目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坚持“一线工作法”,每月现场走访服务重点项目,全面掌握项目手续办理、建设进度和推进困难,以“日跟踪、周推进、旬调度、月通报”的节奏持续滚动协调项目从签约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各个阶段的矛盾问题,保障签约项目快落地、快建设、快达效,确保市重点项目三季度开工率100%。深化项目审批管理改革,研究出台《镇江新区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方案》,全面落实“清单+告知承诺”、以及重点项目“容缺后补”审批改革,实现审批时限压缩1/3以上。

  三是聚焦改革创新和服务优化,在营商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推行企业开办“全链通”服务,探索创新企业一照多址、试行开展一照通用、全城通办、远程核验等便利化改革举措;加快开发区区域能评方案编制,实现一般项目能评快速审批;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规范“清单+告知承诺”、重点项目“容缺后补”和相应的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深入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完善涉企轻微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拓宽轻微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免罚领域。

  目标催人奋进,使命重于泰山。我们将切实把把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将新区项目建设、环境优化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奋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区答卷!

  谢谢。接下来,是媒体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名称,请举手示意,谢谢。

  据了解,今年是镇江市委市政府确立的“项目攻坚突破年”,近期,国家省市也陆续出台了稳经济的有关政策。请问,作为金融管理部门,在政策落实、银企对接、创新服务等方面有哪些举措?在助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是如何主动作为?

  感谢记者朋友对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工作的关心。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与广大金融机构一道,立足更高的政治站位,围绕“产业强市”一号战略,从金融支持“四群八链”企业做大做强、推进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提升普惠金融和在线服务水平、充分的发挥地方金融组织补充作用这四个方面,践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职能。

  一是引导金融资源支持“四群八链”企业做大做强。自成功举办金融赋能镇江高质量发展大会,市政府和我市企业、32家省级金融机构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来,我们积极引导银行机构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开展“金融惠企推进季”系列政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加强金融政策宣传,畅通银企融资对接渠道,推动金融机构与我市“四群八链”企业签订融资协议,总授信达195.38亿元。今年1-6月,我市制造业贷款新增160.94亿元,占各类新增贷款比例达17.97%,比去年同期上升1.85个百分点。

  二是聚焦“扬帆计划”带领企业上市直接融资。“扬帆计划”实施以来,推动全市新增上市挂牌企业425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7家,新三板挂牌企业4家,江苏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414家。目前,全市上市挂牌企业累计达到762家,其中,境内主板上市企业22家,全省排名第6位。截至今年6月末,我市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933.55亿元。天奈科技入围“科创50”指数、上证科创板新材料指数,创新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三是印发“金穗行动”文件,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金穗行动”持续推进,全市银行机构网点覆盖全辖31个乡镇,基础金融服务覆盖全辖482个行政村。完善镇江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功能,为公司可以提供风险补偿、再贷款、绿色金融、富民创业、征信服务等各类在线金融服务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平台累计注册企业4.1万家,共发布金融理财产品489项,1.07万家企业通过平台获得授信1240.38亿元,平台普惠贷款余额达到313.73亿元。

  四是充分的发挥我市地方金融组织“有益补充”作用。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小微企业、“三农”等普惠领域,加大支小支农贷款担保降费补贴力度,提升融资担保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截至今年6月末,我市融资担保机构担保金额215.6亿元,较年初新增39.97亿元,同比增长46.25%,其中,小微企业担保金额占比84.74%。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八届五次全会部署,以金融系统的全情投入、全力作为、全员奔跑,为镇江市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支持。谢谢大家!

  帮办代办服务和网上中介超市一直是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请问市政务办近期开展了哪些特色工作?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2022年以来,我市立足项目帮办代办服务质效提升,规范了项目帮办代办体系,市、县两级发改、政务服务管理部门牵头,梳理项目建设全过程审批、服务事项72项,建立了覆盖8个市(区)、42个乡镇(街道)和10个开发园区合计196人的专兼职帮代办员队伍,实现一个重点项目一个帮代办专员,一域重点项目一个帮代办团队,项目到人、跟踪管理,打造项目报批快通道。我市重点项目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后,组织业务骨干分批次赴8个板块,对近300名基层工作人员和帮代办人员就平台应用、业务操作、审批热点等进行现场培训。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联动服务重点项目269个,协助办理重大产业项目全流程审批427件。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累计共服务省市重点项目489个,制定填报节点共计16477个,开展咨询、指导、代办、协调服务1594次。

  2022年起,我办推行中介事项和交易行为规范化管理,建设镇江市网上中介超市,提供69类涉审中介线上采购,全面实现财政资金购买中介服务上平台,积极引导社会资本项目上线交易。出台《镇江市网上中介超市信用管理办法》,推出涉审中介“自律+他律”的双核信用评估工作机制,全省首家在中介机构展示页面开发信用报告查询接口,实时获取信用中国中介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全省率先推出中介企业审批部门评价,实现了中介业主评价、部门评价、信用中国评价“三位一体”的信用管理模式。创新中介社会共治管理,全省唯一成立优化营商环境中介服务联盟,第一批18家联盟成员单位发布行业服务标准和细化服务举措,引导、推动行业开展自律,引领形成公正、透明、诚信、高效的中介服务市场环境。推动中介服务与重点项目服务深层次地融合,出台《镇江市深化涉审中介改革逐步提升重点项目服务质效的实施建议》,以重点项目全流程审批服务为主线梳理形成涉审中介事项清单,将中介事项纳入重点项目流程数轴图推进管理。将简易的、企业可自行编制的无资格要求事项纳入A类,统一在网上中介超市提供模板下载服务,方便自行编制申报,复杂事项纳入B类管理,由主管部门出台相应管理方案。聚焦重点项目全流程中介服务,引导全市重点项目采购中介“1+N”模式创新,找一家公司实现所有中介事项,为重点项目提供更好的“一站式”服务。

  下一步,我办将继续充实和培养项目全流程服务帮办代办队伍,完善“横向协作、纵向联动、重点代办、全域帮办、高效运行”的项目帮办代办机制,统筹项目帮办代办服务工作;继续优化重点项目全流程服务帮办代办联动服务专区功能,规范工作制度及流程,积极引导职能部门做好容缺受理、预审代办、告知承诺等工作,确保利企政策落实落地;继续开展规划、环评、能评、施工许可等业务培训,推进机制、重大改革、跨层级审批事项等业务培训,持续提升全市项目帮代办员服务效率和业务水平。

  同时,将进一步致力于镇江市网上中介超市能力提升:一是充分的发挥网上中介超市便利化优势,挖掘平台数据分析价值,助力各类型企业采购涉审中介服务提质增效,实现政府投资项目采购率、评价率两个100%。二是引导社会资本重大产业项目投资主体上平台采购涉审中介服务,推动年度重点项目涉审中介服务采购上平台率达30%。三是丰富网上中介超市交易和评价功能,加强完善现有随机选取、公开竞价等特殊交易模式,加强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对接,共享中介机构基础信息和信用评估信息。四是督促各中介行业管理部门加强引导,促进在我市开展业务的中介机构全部进驻网上中介超市,推动中介服务全程网办。

  请问市税务局在今年为纳税人缴费人营造更加满意的营商环境、逐步提升服务能力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吗?

  感谢您的提问。今年以来,市税务局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项目攻坚暨产业强市大会精神,在工作的“专精特新”上下功夫求突破,创新优化税费服务举措,聚力打造全省“一流”税收营商环境,为“强富美高”新镇江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税务力量。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协同四部门打造社会保障“惠民驿站”。市税务局践行人民至上发展理念,针对群众社保缴费业务办理的“急难愁盼”,协同市人社局、医保局、邮政集团、邮储银行等部门,创新推出社会保障“惠民驿站”项目,在全市范围内合理规划建设社会保障服务网点,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将社保服务半径从城区延伸到社区,为广大群众提供税务、社保、医保等65项业务“多点可办”“就近能办”“一次快办”的便捷服务。

  (2)“法税合作”破解司法拍卖涉税难题。市税务部门主动对接人民法院,深入开展“法税合作,协同共治”,深化对司法拍卖等相关涉税政策研究,及时帮助广大购房群众办理涉税事项,协助解决不动产司法拍卖过程中的涉税难题,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积极疏堵解困,为市场主体提供额外支撑,最大限度减少相关企业滞纳金承担、生产恢复等环节存在的风险,并协助企业通过资产质押获取贷款的形式盘活沉淀资金,进一步扩产增收。

  (3)积极助力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镇江市税务局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税务局、安徽省铜陵市税务局、山东省淄博市税务局、福建省宁德市税务局、四川省乐山市税务局共同组建全国“六省六市‘6+新链新’助力新能源企业打通上下游供应链联盟”,发挥税收大数据优势,结合我市新能源产业供应链特点,积极探索跨区域专业税费服务的新模式,助力企业畅通产业链信息资源、实现有效购销。

  (4)全面拓展多元办税缴费模式。推动办税服务厅实体窗口功能向税费事项办理与纳税人救济、个性化咨询和约谈并重转变。例如:市税务局建设公职律师涉税(费)争议咨询调解中心,畅通纳税人缴费人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通道。丹徒区税务局构建“云税+”服务链条,全面整合办税服务厅窗口资源和咨询服务热线、“远程帮办”、征纳互动平台等资源,将线上审核及审批业务全部归集至“云处理中心”进行集中处理,保证线上流程处理与咨询解答高效运转。扬中市税务局推出“一窗双网一次通办”办税模式。在办税服务厅设置内外网“双网并行”办税窗口,实现内外网信息交互,避免纳税人在自助办税区与窗口之间来回奔走、重复叫号,推动纳税人从“最多跑一次”到“零跑动”转变。

  谢谢。由于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别的问题,可以会后与有关部门和市、区做沟通采访。

  从今天各位领导的发布和作答中,可以感受到镇江全市项目攻坚工作可谓是亮点纷呈,营商环境的打造称得上诚意满满。会后,市级媒体还将围绕今天各单位发布内容做深度采访,也恳请央媒、省媒的老师加入指导,请各单位对采访工作予以积极努力配合。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精诚合作,让“创新创业名城”的形象树得更牢,“镇合意”营商环境的招牌擦得更亮!